发布时间:2025-03-10 浏览:次
3月10日上午,参加第十四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的浙江省代表团举行全体会议,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及最高人民法院、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。浙江省委书记王浩、省长刘捷等参加会议。全国人大代表、德力西集团董事局主席胡成中围绕“加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司法保障”,在会上作了专题发言。
胡成中在发言中表示,正如总书记所说,“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”,作为一名来自民营企业的代表,最关注的是三个报告从不同维度所反映的,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浩然正气、蓬勃生机。
“两个毫不动摇”是中央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大政方针,今年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家座谈会上又再次强调,态度非常鲜明,“凡是党中央定了的就要坚决执行,不能打折扣”。胡成中认为:人大制定、审议《民营经济促进法》;最高法依法保护民营企业、企业家产权和名誉权,纠正把经济纠纷当犯罪处理;最高检对涉及非公经济的刑事案件加强监督,从源头上推动解决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性执法司法等问题,都是中央的决策部署在各个领域、各个环节的具体落实,充分证明了中国的民营经济发展政策“是长久之策,不是权宜之计”,也体现了中央在法治轨道上深化改革、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坚定决心,为广大民营企业安心谋发展增添了信心和动力。
今年,《民营经济促进法》预计将正式颁布实施,这是中国民营经济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。胡成中认为,解决了“有法可依”的问题之后,执法、司法就是政策精神和法律条款能否落到实处的关键一环。为此,他提出三点建议:
1、加强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制约性问题监督
以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家座谈会上的讲话为指引,以《民营经济促进法》的颁布实施为契机,以“民营经济31条”为对照,建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同步加强监督,督促有关部门全面落实各项政策规定。聚焦解决总书记“点题”的、社会关注较高的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、市场公平竞争、拖欠民营企业账款、异地趋利性执法和乱执法等顽症性问题开展针对性监督,选择部分地区开展试点攻坚,提出系统解决方案的建议。同时,指导地方人大同步开展相关工作。
2、支持浙江争当司法改革保障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先行区、示范区
支持浙江发挥民营经济活跃、营商环境和社会氛围好、改革创新点子多力度大等优势,积极探索从地方立法、执法、司法等多个维度,构建保障和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系统性法治框架。全国人大常委会和“两高”要多从政策、资源等方面给予支持,鼓励浙江先行先试。指导地方司法机关树立公平竞争、权益保护理念,防止经济纠纷“升级”立案,规范涉企查封、扣押、冻结措施等民营企业最关心的问题,支持浙江打造民营经济法治保障高地。
3、建议推动江浙沪皖四地法院、检察院构建涉企案件协作机制
依托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,统一涉企案件立案、侦办、裁判标准,推动解决同案不同判、管辖权争议、异地执法规范性等问题,以长三角地区的有益经验,为全国范围内普遍解决类似问题提供借鉴。
今年两会期间,针对民营经济发展政策落地执行层面,胡成中已提交组织试点攻坚破解阻碍民营经济发展顽症,遏制逐利性执法保护营商环境、法治环境,规范财产保全和执行信息公开保障企业权益等多份代表建议。
on